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Career.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Career. Show all posts

Tuesday, February 2, 2010

DBA?



Data comes from http://www.indeed.com/salary

I do not really understand what is the differece between DBA and DB developer, it sounds like the DB developer develops the Database, defines tables, writing SPs,functions, triggers;and DBA runs/maintains them. But why DBA earns more than DB developer?

I should be a DBA. Sql is my most favorite language, and it is far from UI so no picky customers at some points. Plus it probably is a good career choice for elder guys/girls, LOL. I actually thought to be a DBA when I was 24, and my friend said no, nobody wants to hire a young DBA. But it seems to be the time now:)

Monday, June 8, 2009

My role model: Beth Massi

There are some people so perfect that I suspect the major reason of their existence is to let people like you and me feel so bad for ourselves, LOL.

I attended a Microsoft Event this evening: Future Directions for Microsoft Visual Basic and C# by Beth Massi. The speaker is a young pretty fit girl. She was an architecture MVP and now working as a PM in Microsoft. She is definitely brilliant and knowledgeable, besides, her presentation style is awesome! Even I like her speech very much, not mentioning those guys.

She is the most perfect girl I have ever seen, I wish I could be as good as her someday....Here is her blog:
http://blogs.msdn.com/bethmassi/

Tuesday, May 12, 2009

Good Book: I could do anything if I only knew what it was


I actually got attracted by the book as the first glance of its title. And I cannot agree more for the idea of "What makes people feel happy".
To be happy, there are 2 essentials:
1) You have a goal.
2) You are moving towards it.

I got this book 2 weeks ago, and I'm currently on Chapter 3. I know I'm a (very, very) slow reader, so my next goal is to read faster. Let's see whether I can finish this book in May.

I had a conversation with a younger friend last year. She is a smart girl with Master degree and teaching computer network in an university. But the problem she and I both have is we don't have a goal to work for, which makes me feel unhappy, and makes she think of pursuing a Ph.D degree :) (Jin, if you are following my blog, here is my advice: Read this book first. )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做了几个职业/性格测试

今天一个已经工作了5+年的朋友说自己的工作很枯燥,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我其实也常常有这个疑问,虽然目前做软件开发还是比较喜欢,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有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帮她Google了几个在线测试,我自己也测了测,结论是,测了跟没测差不多
=========================
菲尔人格测试
得分53分
51分到60分:吸引人的冒险家 适合市场开发与销售工作,适合独当一面。你是一个令人兴奋、活泼、易冲动的人,是一个天生的领袖,能够迅速做了决定,虽然你的决定不总是对的。你是一个愿意尝试机会、欣赏冒险的人,周围人喜欢跟你在一起。
==========================
测测你适合什么职业及择业的倾向?
http://health.sohu.com/2004/05/05/38/article220033812.shtml
得分 8
分数为7--13:你具有耐心、谨慎、刻苦钻研的品质,是个稳重的人。适宜于选择编辑、律师、医生、技术人员、工程师、会计师、科学工作等职业。
==========================
MBTI测试
http://www.psytopic.com/mag/post/mbti-career-personality-test-psytopic-special-edition.html

Psytopic分析:您的性格类型是“INTP”(内向+直觉+思维+知觉)
对任何感兴趣的事物,都要探索一个合理的解释。喜欢理论和抽象的事情,喜欢理念思维多于社交活动。沉静,满足,有弹性,适应力强。在他们感兴趣的范畴内,有非凡的能力去专注而深入地解决问题。有怀疑精神,有 时喜欢批判,常常善于分析。
INTP型的人是解决理性问题者。他们很有才智和条理性,以及创造才华的突出表现。INTP型的人外表平静、缄默、超然,内心却专心致志于分析问题。他们苛求精细、惯于怀疑。他们努力寻找和利用原则以理解许多想法。 他们喜欢有条理和有目的的交谈,而且可能会仅仅为了高兴,争论一些无益而琐细的问题。只有有条理的推理才会使他们信服。通常INTP型的人是足智多谋、有独立见解的思考者。他们重视才智,对于个人能力有强烈的欲 望,有能力也很感兴趣向他人挑战。 INTP型的人最主要的兴趣在于理解明显的事物之外的可能性。他们乐于为了改进事物的目前状况或解决难题而进行思考。他们的思考方式极端复杂,而且他们能很好地组织概念和想法。 偶尔,他们的想法非常复杂,以致于很难向别人表达和被他人理解。 INTP型的人十分独立,喜欢冒险和富有想象力的活动。他们灵活易变、思维开阔,更感兴趣的是发现有创见而且合理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仅仅看到成为事 实的解决方式。
您适合的领域有:计算机技术 理论研究、学术领域 专业领域 创造性领域等
您适合的职业有:
· 电脑软件设计师
· 系统分析人员
· 计算机程序员
· 研究开发专业人员
· 数据库管理
· 故障排除专家
· 战略规划师
· 金融规划师
· 信息服务开发商
· 变革管理顾问
· 企业金融律师
· 大学教授
· 科研机构研究人员
· 数学家
· 物理学家
· 经济学家
· 考古学家
· 历史学家
· 证券分析师
· 金融投资顾问
· 律师
· 法律顾问
· 财务专家
· 侦探
· 各类发明家
· 作家
· 设计师
· 音乐家
· 艺术家
· 艺术鉴赏

Monday, December 29, 2008

2009 Resolution

1. Personal Goals
1.1 Fitness goal: I am going to fit in the dark green size 0 pants.
Detail plan:
  • Bike to work Mar to Nov everyday unless emergency
  • Go to gym (Weight room) 4 times per week. Monday and Thursday focus on lower body, Tuesday and Friday work on upper body.
  • Do 20-30 mins cardio exercise on the days when not biking.

  • 1.2 Get a driver license.
    1.3 Hobby: Learn inline skate, front crawl.
    1.4 Make 1-2 friends.

    2. Professional Goals
    2.1 English handwriting. I don't need my handwriting to be pretty, but it need to be neat.
    2.2 Get 100% understand of South Park, and master the new words. At least finish one episode per week.
    2.3 Get 100% understand of 1-2 movies and choose an actress to imitate.
    2.4 Talk to 5 different people each day.
    2.5 Get involved in those email tech discussions at least once

    3. Financial Goals
    3.1 Looking for the area which I interest and I can really make passive income from.

    Saturday, December 27, 2008

    09 salary guide

    Refers: http://www.hays.ca/salary-guides.aspx

    上面的那个薪资指导包括了IT行业的各个工作,我只把我关心的程序员和DBA的薪水拿出来比较。一直印象中DBA会比同等资历的程序员拿得多,或者说至少是 资深DBA比资深程序员拿得多。 但是好像事实并非如此,而Business Analyst以及Technical Support却很高,这是我之前没想到的。
    还有就是, 2-3年前听说多伦多的薪水比温哥华高很多,现在好像是风水轮流转了。

    Unit ( thousand dollars per year)

    Developer

    <>

    5-10 years

    > 10 years

    Calgary

    65-80

    80-95

    95-110

    Toronto

    45-55

    55-75

    75-90

    Ottawa

    45-55

    55-65

    70-80+

    Vancouver

    40-60

    60-80

    80-100

    DBA

    <>

    5-10 years

    > 10 years

    Calgary

    55-65

    65-75

    75-85

    Toronto

    45-55

    55-75

    75-85

    Ottawa

    50-60

    60-70

    75+

    Vancouver

    45-65

    55-85

    75+

    Thursday, December 25, 2008

    Merry Christmas!

    白色圣诞,闭门思过,呵呵
    没有思过啦,只不过明天需要交Performence Review的自我评价,所以躲在家里埋头苦写,尽量想要不露痕迹的把自己吹捧成一朵花。。。好难啊。。。比解一个“闹鬼”的bug都难。。。

    什么时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写需要上交的总结了,生活就会更美好了。这不是英文的问题,即使用中文写时一样觉得写着很困难。。。。

    Tuesday, December 23, 2008

    Hard Skill & Soft Skill

    在rolia上看到一个帖子,觉得很有道理。
    原帖:http://www.rolia.net/f/listSingleThread.php?f=0&pno=4912963

    看到不少朋友以技术大牛自诩,看不起光会“耍嘴皮子的”的白人印度人。我也曾经这样。
    by mikesmith (老猫) at 2008.12.11 13:53 (#4912963@0)

    1)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个半夜,刚给一个大用户做完一个城域网的升级,跟我一起干的一个当地白人说:真难相信这是你第一次做项目,我在这个用户上作了2年,对其系统的了解还不如你半夜的功夫。我俩同时被雇佣,我知道他刚被升职,当时级别比我高,是个典型的好人。虽然“技术“永远不会及我,但他可以在公司上千人聚会上,上台说让大家都笑的笑话,而我当时甚至连听都听不懂。他升职而没有我的份,公平吗? 公平。

    2)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个白天,刚给一个多伦多银行作完一个项目. 带我干的一个50多岁的资深工程师请我吃饭。这个项目他负责,我做的。我知道我掌握的“技术“他这辈子也不用想了。他在全部细节实现上依赖我。他是香港人。他当时级别比我高3级,公平吗? 公平。

    因为,所谓“技术“,就是个tool. 与人沟通,合作,交流,让别人心甘情愿的干,是结果。那个白人和香港人,至少在那时候,比我强。他们最终也都没隐藏我的贡献,都是我朋友。 而我的现在,也许就是从前的那个白人,那个香港人。

    Thursday, December 4, 2008

    知识更新没有那么可怕。It's your worktime fun.

    成为一个技术高手,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也不需要废寝忘食。需要做的只是合理利用你的上班时间。

    刚毕业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 大体意思如下:(可惜找不到原文了 )

    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是什么都不会),等过上3-5年,差别就显出来了,为什么?因为大家每天上班的8个小时都差别不大,都是为了挣一份工资养活自己;但是不同的是除了睡觉之外的其余8个小时,如何利用这些业余时间使得这些社会新鲜人在3-5年内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8小时求生存,8小时求发展。

    当时觉得这篇文章说得很对,于是决定好好利用业余时间读技术书,成为一名技术高手。但是在丢掉了学生时代晚自习的习惯之后,想要在晚上读严肃一点的书都会马上起到催眠的效果。结果书也没有读完一两本(技术书都太厚了。。。)。

    到了现在的公司不久,领导教育我说,很多人在刚进公司的时候,水平都差不多,但是过了2年以后,有的人原地不动,有的人技术提高很多,为什么呢?(咦,怎么听上去这么熟悉呢?)那么为什么呢?因为有的人会很好的利用Slow time,在这段时间内好好充实自己;而有的人在Slow time就晚来早走,一天在公司也就呆4,5个小时,中间还要来一个长长的午餐,剩下的时间也就上网看看新闻,看看YouTube,聊聊天。

    这个说法听上去很有道理,而且很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有一点很重要的他没有提到。一般在Busy time的时候,干的活儿很多,遇到的不懂的技术点也就很多,但是没有时间仔细去研究,只求快点把事情做完。而闲下来的时候,又一时不知道该学点什么,没有边际的学习其实是效果很差的。

    所以呢,我就开始保留一个Study List, 每次遇到自己不懂的又想了解清楚的技术点时候,就把它列进去,然后等不太忙的时候再拿出这个列表选一个最想学的去学。

    再就是这个列表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学习知识A的过程中遇到了知识B,于是去学B,又遇到了C,最后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都忘记自己最初要学的是什么了,只能很郁闷的放弃。用数据结构的语言来讲,这就是树的深度遍历遇到的问题,那么我们只需要采用广度遍历,学习A的时候,遇到B,那么把B放到我们的Study List里面,继续学习A. 学完A了再考虑学B,这个令人沮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个圆的面积越大,那么它的周长所能接触的面积也就越大。假使圆的面积是“知道”,圆外面的世界是“无知”;那么一旦我们“知道”得越多,我们也就相对地越是“无知”。但是我们有了Study List这个利器,就不会迷失在学而无涯的迷茫中。 ^_^

    =============================
    我的Study List:
    1) XML
    a. Structed knowledge
    b. Sql & xml
    c. XmlTextReader, XmlTextWriter vs XmlDocument
    d. Namespace?
    2) Serialization
    3) Delegate type
    4) XPath
    5) XSLT
    a. Xslt parameter (how to pass)
    b. Xslt function
    c. DataSet & xsl
    6) SOAP
    7) Design Patterns
    8) C# image process
    9) ASP.net 2.0 AJAX
    http://ajax.asp.net/docs/default.aspx
    10) IIS
    11) Regular Expression
    12) System tables in SQL
    13) SQL: Indexes and performance

    Sunday, November 26, 2006

    温哥华骑驴找马记(下):找到一匹高头大马

    [上一篇 把驴骑丢了]
    10月底的时候,我不得不再次开始了我的第二次找工历程。夏天时候的找工难在我的记忆中仍然鲜明,虽说自己已经算是有了一点本地经验,但是太短,怕反而会引起雇主的反感。自己莫名其妙把驴骑丢了,不得不再次杀入求职市场,心里的惨淡程度,不比夏天的时候低。

    10月25日晚上重新整理了简历,加入了这三个月的本地经验,重新修改了cover letter。幸好我在找工辅导班学到的东西还没全忘,改好的简历让兔兔review一遍就过了,不然要是像夏天的时候那样,光简历就改个七八遍,心里就更难受了。

    从10月26日,就开始疯狂网投。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绿着眼睛找工作,找到所有能找的网站,申请了所有能申请的职位。一共申请了35个职位:

    10月26日 申请了3个职位
    10月27日 申请了4个职位
    10月29日 申请了2个职位
    10月30日 申请了12个职位
    10月31日 申请了5个职位
    11月1日 申请了3个职位
    11月2日 申请了3个职位
    11月3日 申请了3个职位

    11月1日的时候,在家赋闲的第一天。接到了一个公司的简短电话面试,一个游戏公司的email回复,让我答了一份卷子,还有另一个公司的在线逻辑考试。这是一个好兆头,夏天的时候,我可没有这么快就收到这么多的回复。

    11月3日,我一直觉得那是个奇迹。其实我在前一天就看到那个职位在招人,但是这是一个中介的职位,而我在10月底的时候已经申请过同一个中介的另一个职位了,按理说我的信息已经在他们的数据库里了,所以我就没再申请。但是11月3日那天,我找了半天也才找到两个可以申请的职位,又看到了这个职位,又注意到虽然是同一个中介的职位,但是联系人的email不一样。于是想,管它呢,再投一份。
    10:33AM 发出了简历
    10:38AM收到了该中介的电话,约我11点面试,因为距离很近
    10:45AM 收到了该中介的email confirmation, 和详细地址
    11:00AM 中介面试,持续约1小时。面试时他告诉我,他下午就要去见客户,就会把我和其他两个候选人的信息给客户看。如果客户决定面试我,他会再跟我联系。
    1:49 PM 收到中介邮件,确认客户要面试我,面试时间定在11月7日下午两点。之后,又收到了他的一些邮件,关于怎么准备HR问题,以及3个在线测试,分别是C#, ASP.Net和OO的测试。

    11月7日下午,提前一小时出了门,结果坐skytrain下车后周围一片荒凉,心里有些慌,居然就走错了方向。走了大概500米才见到有建筑物,才发现门牌号的趋势不对,只好往回跑。而这个公司所在建筑物的门的结构又比较怪,最后满头大汗进入公司的时候,已经迟到了5分钟左右。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人接待了我,说没关系,这个地方不太好找,很多人第一次过来时都会找很久。坐在会议室中,擦了擦汗,心跳还没有平静下来,就开始了第一轮面试。第一轮是两个人,一个就是一开始接待我的那个白人,另一个是亚洲人,不太像中国人。先谈了谈我做过的项目,然后问了一些C#, Sql, XML, XSLT, AJAX的问题。这两个人都比较nice,经常说我回答的已经比他们期望的还好了。比如说让我去写一个使用AJAX的例子,我就写了if (browser.version….) obj = new XmlHttpRequest(); else …我说我已经记不清具体的判断条件了,可能是浏览器的版本高于IE6之类,如果版本较低则必须用另外一个类。他就说,已经非常好了,我本来只期望你写出XmlHttpRequest() 就可以了。还有他给了我一个XML和一个XSLT让我写出输出结果,我写出来了,后面他又给我了一个看上去更难的XSLT,有一些*.之类的符号,我看了看实在不知道到底什么意思,就告诉他不会。他马上说没关系,事实上这道题很偏,从来就没有人能做出来,如果你能做出来我们反而会觉得很惊讶。还有就是问我delegate是怎么回事,我说了几句,觉得比较难以说到点上,于是就去白板上举了个例子,于是他们看上去也很满意。我也不知道面试了多久,最后他们给我留了3套题让我45分钟内做完。一套C#的,一套好像是OO的,记不清了,另一套是SQL server或者ASP.net的,我选了SQL server的。题最后基本上做完了。
    第二轮面试是一男一女,男的是白人,握手很轻,女的像是日本人,握手很有力。他们主要问javascript的问题,所以事实上也没几个问题。拿了几个打印出来的javascript和html code, 问我某些界面元素的behavior 之类的问题,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因为实在也没什么可问的,他们俩还跟我聊了聊考MCSD的事儿,说在这个公司考证书老板会给报销费用的。最后那个女的还说最近公司要来好几个新员工,所以我过来之后不会觉得太孤单,呵呵,这话让我听得很高兴,好像已经定下要我似的。
    第三轮面试是去了Director的办公室,由Director和他办公室里的另一个人一起进行的。这轮面试基本上没问太细节的问题,讲了讲在微软做的Automation test是怎么回事,另一个人问我关于我做过的项目的最大规模的问题,把我问住了,我说不知道如何回答,他说就是多少server之类的,我只好说这些事情BA知道,我不清楚。然后Director就给我解释说,这边的数据中心都是由我们公司维护的,所以developers一定要写高效的代码,否则我们就得买更多的服务器,花更多的钱,那么你们的bonus就没了。还问了我为什么会这么快就离开原来的公司,我实话实说,并且说我已经知道这样不好了,打算稳定下来,他并没有表现出不满。到了我问他问题的阶段,我就问了问公司的隶属关系,开发人员人数之类的问题。面试结束的时候,Director主动把他的名片给了我,并且把我送出公司大门,让我觉得希望还是挺大的。
    此次面试一直持续了3个半小时。一出门,打开手机,居然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留言,是原来公司的老板留的,说他希望我能够再回去为他工作,让我感觉到BC省的劳工看来还真是挺紧缺的:)

    第二天,收到了中介的反馈,说他们对我还是很满意的。我的C#, XML不错,SQL-Server非常强,是所有候选人中最强的,但是asp,javascript比较一般。所以他们考虑让我去做backend而不是frontend. 于是要再给我安排一个面试,定在了11月15日上午10点。

    11月15日的面试,我特地提前10分钟到。这次的面试持续了2个半小时,面试我的只有一个人,就是我后来的team lead. 此人也是白人,说话没口音,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坚持叫我Karry而不是Carol, 可能他觉得这两个词发音一样?呵呵。他一开始就说我上次面试得非常好,通常他的backend team是只要Senior Developer,而不要Junior或者Intermediate level的,但是由于前面面试我的人觉得我非常不错,所以一定要叫他过来看看我是否可以为他的team做点什么。
    他一开始问我问题我就意识到这次面试果然跟前一次不一样,第一个问题是Stored Procedure和user defined function有什么区别。我说了几点他都说不是最重要的区别。他说比如这个查询select function1(id) from orders, 你猜一猜Microsoft是如何实现function的,我一时想不出来,他就说,ok, 你先把这个问题放一边,我问你另一个问题,你用过cursor么?我当时居然还没听懂这个词,还让他帮我把cursor写下来,我一看,突然恍然大悟,啊,你是说Microsoft实现function的时候用了cursor?! 他说对,这就是function的最大不利之处,效率差,所以MS建议能不用就不用。他问的问题基本上我都不能一下答出来,但是在他的提示下,基本上能说个大概出来。他后来给了我两份题,一份C++的,一份COM的,说让我只答有把握的题,还说这两套题的分数不会决定我是不是被雇佣,而是决定哪个team更适合我。结果我把C++那套题基本上都答对了,COM那套题基本上都没答对。面试结束的时候,他对我说他会再去跟Director以及中介谈,最晚第二天结束的时候会给我消息。

    事实上,消息来得比我想象得快。中介当天下午就告诉我他们打算给我offer了,而且薪水比最初他帮我提的还要稍高一点。但是在给offer之前,他要check reference,如果没问题,应该第二天下午我就可以去他那里签offer了。结果我就把我的3个reference挨个催了一遍,他们都在第二天上午之前就把中介给他们发的表格填好寄回去了,还都说了我很多好话:) 中介第二天一早跟我说,因为这家公司是美国公司,所以必须还要再走一个步骤,就是要check我的犯罪记录。我需要去他的办公室签一下授权书,美国那边就可以开始调查了,估计下周一二应该会调查完。于是赶紧过去签了,就开始静等。按理说到了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基本上算是稳拿offer了,但是由于见识过拿了offer还变卦的情况,我就还是挺不放心。总算,11月21日下午1点多,中介告诉我已经调查完了,跟我确认了开始上班日期,他又去跟公司那边确认了一下。于是说让我第二天上午11点的时候去找他签合同。后来他第二天早上9点给我打电话说他已经拿到offer了,如果我愿意我9:30就可以去签,我是如此的不放心,以至于当是以为又出什么变故了,后来才慢慢反应过来,可见那个神经病公司对我的心理伤害有多么的深,55555

    然后,就很高兴的跑去把offer签了,11月24日第一天上班,考察了一下他们的厨房,发现内容很丰富,比微软中国的要好,呵呵。看一个公司的好坏,要看它的厨房。这个公司是世界500强的公司,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步跳到这么好的一个大公司,确实让我很兴奋,更何况自己还是过来没多久,语言上还存在问题的新移民呢。

    总结:
    1)找工作要有胆量。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怎么能相信以我这种三脚猫(或者甚至才两脚)的技术水平,和正在提高但是仍然不高的英语水平,可以进得了世界500强的公司呢。
    我还给EA投了简历,投的时候,自己都觉得自己纯粹是在浪费人家时间,人家怎么能看上我呢,不仅技术一般,语言有问题,而且没做过游戏。没想到人家居然还就理我了,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一个简短的电话面试,和一次长达40多分钟的电话技术面试。不管我是否进入了下一个流程,至少我的简历不是白投的。

    2)面试一定要准时。
    到温哥华以来,我一共面试过4家公司,第一个就是我工作了3个月的那个公司,第二个是那个神经病公司,第三个就是现在这家公司,第四个是一个INC500的公司。我面试前3家公司都是基本上没迟到,结果就是都拿到了offer(且不说那个神经病公司后来又cancel掉的问题);第四家公司我面试的时候居然迟到了25分钟,我无法解释为什么会迟到那么久,真的就是迷路了,在距离公司直线距离不超过200米的地方死活找不到要找的路。这边有些地方确实很偏,路上人很少,想问人也很难,甚至问了一个老先生,他说他在那边住了20年了,都没听说过那条路。面试之前一定不要想当然,觉得下了车就400多米的路我还能找不到?结果是真得能找不到!如果真得很重视这个面试的话,不妨在面试前花费一点时间和金钱去过去看一趟,即使做不到这样,也要尽可能多的提前一些时间出门。觉得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确实确实非常重要,而且一旦迟到很久,基本上无法补救。

    3)对公司的兴趣。
    提前拿出时间来研究公司的网站,往往可以在company news这一栏里找到有趣的可以拿来提问的新闻。按照我的中介后来跟我说的,我的新公司发现我不是最适合我申请的那个职位之后,不是放弃我,而是找到了另一个更适合我的职位,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显示出来了对这个公司的强烈兴趣。呵呵,我虽然不是很同意他的观点,但是我相信这应该是一个原因,虽然不是最重要的那个原因:)

    温哥华骑驴找马记(上):把驴骑丢了

    上次在blog里面写了一篇”面试一个神经病公司的经过”, 本来以为跟那家公司的全部联系已经结束,没想到,10月13日,在我把它拒了的8天之后,我收到了HR的信,那个人说:如果你还对这个职位有兴趣的话,我想安排一个时间跟你谈谈,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你接受这个职位。鉴于我认为它神经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工资给得太低,既然它这么说,看来有意要给高一些的工资。于是我觉得还是应该再跟他联系一下,最后约了10月18日下班后去他们公司谈一谈。

    本来以为他提供的工资会达不到我的最低要求,但会提供一些例如bonus,或者涨工资的许诺来促成这件事。没想到我去了之后,那个人唧唧咕咕的说了半天,什么诸如跟那个Sr. Architecture 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给我个机会了,如何如何了。我听得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他把新offer拿出来了,上面的工资跟我的最低期望是一致的。而且,那个人还说我去了之后,因为我比较有工作经验,他们打算在UBC或者SFU再招2个刚毕业的学生,让我做他们的Team Lead. 我感到很高兴,为了工资也为了居然能够带这样的名校毕业的学生(我前一段还在看着UBC眼馋,想着啥时候能去那里读个学位);但是由于面试这家公司的初衷本来是想拿一个较好的offer 回去跟老板要counter offer, 而且又觉得这家公司总让我感觉有点神经,所以就问他可不可以拿回去签。他说可以,于是说定那个周五(10月20日)结束前我签好并且寄出给他。

    回家后,先是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觉得这个神经病公司似乎也不算神经,他们做的是图像的处理,上传,搜索等,似乎还比较有意思;而且语言环境比较好,估计如果去了,英语会提高得很快;再就是可以做team lead,带名校的毕业生。于是就开始犹豫如果我的老板真的同意给我match the offer, 那么我到底应该选择去那边。刚好第二天有事请假没去上班,第三天,也就是10月20日,到公司的时候,也还没有想好。

    到公司之后,觉得很不好意思跟我的直接领导开口。正在犹豫着怎么说的时候,他突然问我是不是已经来了有3个月了,我说是。他也没再说别的,没想到过了一会儿,我居然收到了他写的表扬性质的email,发给我并且抄送给两个老板。我一下呆住了,觉着这下惨了,我怎么就没有早一点跟他说offer的事儿。但是也没办法了,就告诉了他我在犹豫到底该怎么跟老板谈,因为我还没有没想好到底如果工资一样去哪边。后来他说了一句话,他说你现在这样犹豫不决,说明那个公司并不是很好,你不如继续留在这里,等待另一个好到了让你无法拒绝的offer. 我当时觉得他这话虽然有道理,但是也只是为了留住我,毕竟我是个新移民,英语和技术都不是太强,还能指望拿到多好的offer啊。

    不过,他的话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后来我在跟老板谈的时候,已经决定是以打算留下的心态来谈了。可是,老板的态度出乎了我的意料,两个老板先是说要商量一下,下周一答复我。然而过了几分钟,老板又叫我过去说他们不打算留我了。关于哪天是最后一天的问题反而争执了一下,我的意思是到10月31日,他们觉得我应该按照惯例提前两周通知,我说我还在试用期,所以应该不需要提前这么久,他们说按照北美的惯例即使是在试用期也要提前两周通知。最后没有谈拢,老板让我下周一再给他答复。我于是就马上把那个offer签了并且寄出去了。

    周一中午的时候,我收到了新公司的HR的email,说他已经收到我签的offer了。于是我给我的老板写email说我已经决定最后一天是10月31日了,我的老板没理我。

    本来以为这件事到了这里,就该是顺理成章的11月1日去新公司上班,不管最后原公司的老板怎么想。没想到,更大的曲折还在后面。。。

    周二早上,一收邮件,惊讶的发现新公司的HR又给我写了封email. 赶紧一看,居然他说他刚刚接到通知,说公司的老板正在商讨要把公司卖掉,而卖掉之后,他们的地点就移到了美国的维吉尼亚。他们不能雇我了,但是如果我对这个新的地点仍有兴趣的话,他会把我的信息推荐给收购后的新公司。。。看了一下发送时间,是周一晚上9点多,真不知道他早干什么去了。

    遭遇如此打击后,我愣了一会儿。然后跟我的直接领导说了一下,他建议我再去跟老板谈,他觉得老板应该会让我留下的。于是我又给老板写了一封很诚恳的email,说了我还想留下,把原因也实话实说了,结果老板还是没理我。

    周三的时候,老板来找我了。他说我们这个公司是小公司,不能忍受员工的不忠诚。我说我已经接受教训了,我原来没有想过工作的稳定性有多么可贵,但是现在我知道了,我会在这里稳定下来至少呆一年。但是他不同意,他说他担心再过3个月后会不会我又拿了另一个offer然后要走。我再怎么说,他也不同意,最后正式跟我说10月31日就是我的最后一天。

    10月25日到10月31日,是我到加拿大之后最为失落的一周。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样稀奇古怪的事情都被我碰上了:拿到手的offer被cancel了;放下面子跟原公司老板谈留下,却又被他拒绝。不过,进入了11月份后,工作的事情马上柳暗花明,原公司的老板居然连发3道金牌(1。亲自打电话,我当时关机,于是给我留了言;2。第二天上午又给我发email;3。第二天下午又委托我原来的直接领导给我写email。)想让我回去,但我并没有回去,而是最终去了一个非常好的公司。

    [下一篇 找到一匹高头大马]

    Friday, July 21, 2006

    温哥华找工记

    自从我4月11日登陆温哥华以来,找工作的事情就不断得困扰着我。今天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4月25日的时候,第一次开始试水,在一家中介的网站上看到一个.Net developer的职位,除了常规的要求以外,希望具有Biztalk或者Commerce Server 的经验。我一看就乐了,简直就是为我准备的职位啊,谁能像我一样,在MS有一年测试Commerce Server的经验。25日下午申请的,25日晚上我家兔兔还说,让我做好心理准备,这边中介收到申请之后,一个月以后才联系我的可能性都很大。而且他还批判了一下我的简历写得不好,让我好好改。结果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该中介的email,说让我打电话给他。下午打电话过去,虽然人家没有为难我,只是让我介绍了一下做过的项目。但是我太紧张,话说得磕磕巴巴。更要命的是,人家问我薪水期望的时候,我只说了我还没有什么想法,只是觉得第一份工作的起薪不是很重要。人家再问我至少有一个范围吧,我还在支支吾吾,一看就是还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 :P 后来,就没有消息了。但是这个过程,作为试水还是挺好的,让我对形势开始盲目乐观,觉得第一次投简历就这么快有反馈,真正找起工作来肯定不用太费劲。鉴于我的简历和求职技巧都需要磨练,而找工作辅导班从5月15号才开始,于是,我就暂时不再申请职位,而是踏踏实实的开始准备我的第二门微软认证。
    找工辅导班进行到了一多半以后,大概是6月初的时候,鉴于自己的简历已经改得挺不错了。于是开始疯狂找工,到处网投。这个时候,才开始意识到形势没有那么好,投了10多份简历都是石沉大海。于是开始担忧开始害怕,6月9日,找工辅导班结束了。自己在家又投了几天简历之后,发现还是没有回音。于是决定先停几天,好好准备微软认证,终于6月20日顺利通过了第二门C# window-based development.
    6月20日上午考完了微软认证,中午饭都没顾上吃,就跑去参加一个据说一年顶多有一次的招聘会。带了6份简历,发出去了5份。感觉有些公司的人好像对我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是就后来看来,没有一个跟我联系的。
    6月21日开始,又一轮的疯狂网投。这段时间,接到了一个电话面试,704开头的一个号,不知道是哪儿的,反正不是温哥华的。电话面试总是让人紧张,而且那个人又老说一些太官方的英语,造成我常有听不懂她的问题的情况。还接到过一个美国的中介的email,说是我的条件很符合他们一些客户的要求,他们可以给我提供美国的工作签证。还给我发了一个问题列表,让我回答,并且说回答完了之后他们会跟我联系。结果我回答了之后居然再也没有消息了,我过了一周多又follow up了一下,结果还是没有回音。
    鉴于网上的C#/.Net开发的职位绝大多数都是web开发,6月29日的时候,我决定开始准备我的第三门微软认证。本来想第三门考web services的,这样考完这门我就可以拿MCAD了,但是看到web开发的职位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而我最后一次做web开发已经是2年前的事情了,已经基本上全忘了。所以,最终决定,第三门备考C# web开发,至于拿MCAD的事情,可以晚一点再说,后来事实证明这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后来,我就每天中午上网投简历,投简历时只看大概,公司是干什么的一律不看,只看职位要求和公司位置。其他的时间主要用来复习第三门微软认证。
    这期间,发生过一个很好玩的事情。有一个中介代招的职位上说薪水是$73,000.但是我根本就没注意,申请了之后,那个中介发信过来让我回答一堆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我的薪水期望。我就按照想好的答案写: I have done some research, and I think $45,000 -$60,000 should be reasonable.然后他们后来就没再联系过我:P
    7月11日下午,我给现在这家公司投了简历。7月12日一早就收到了他们的回信,给我回信那个人的title是Managing Partner, 让我猜了好久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角色,后来知道了,就是公司合伙人的意思。他给我的回信中也是让我回答几个问题,包括期望薪水之类的。我回完信就觉得这家可能有戏要面试我。于是在网上查了一下公司的具体位置,发现离我住的地方特近。刚查完,他就给我回信问我第二天2点或是3点是否有空去面试。我一口答应2点。
    7月13日,第一次面试,按照找工辅导班老师教的,提前10分钟到达他们公司。先是和这个公司合伙人聊,他似乎也懂一些技术,不过好像没面试过什么人。他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我所毕业的学校在中国的排名,以及我在学校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面试过程中经常遇到双方都沉默,等待他想问题的情况。聊了可能十多分钟吧,主要讲了讲我做过的项目。临结束的时候,他居然夸我的英语好,让我觉得很惊讶。后来他给我留下一份卷子,说20分钟后他会回来。卷子上一共15道题,都是很基础的题,主要是C# web开发和SQL-Server的,所以说我准备第三门微软认证时选择了C# web开发是太正确了。但是不足之处是有些地方还没准备到,只好瞎猜,后来大概是有1道题没答出,2道题答错了。20分钟后,他领着一个亚洲人模样的人一起进来,说那个人会问我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这个人开始面试我的时候先跟我聊了几句,问了一句我原来哪个省的,可能是想暗示我他也是中国人吧。但是他英语不错,没听出什么明显的中国口音。还是主要问一下上面哪些方面的技术问题。中间他接了一个电话,用中文说了句,“开会呢”。我就开始放松下来,果然是个中国人:)他问我的很多技术问题的细节我都想不起来了,但是我会把我能想到的,不确定的东西都说出来。比如说他问我怎么能够把一个表名作为参数传到一个存储过程中去,然后在存储过程中对这个表进行查询,我知道他想问我那个函数的名称,我是根本想不起来,于是跟他说我用过,这个东西叫做dynamic SQL, 那个方法的名字我记不清了,好像是什么Execute SQL (后来回家一查,发现不仅不是个方法,而且是个存储过程sp_executeSql) . 他对我相当满意,以至于除了夸我英语好以外,还说他个人对我非常满意,他会向他的领导大力推荐我的。后来,公司合伙人又进来,说了一句下周早些时候我们会跟你联系,居然都没有坐下,好像急着赶我走。我有些不解,但是出了会议室的门才发现,原来外面有一个西装革履打着领带很紧张的人在等着,估计他看到我笑着出来就更紧张了。于是庆幸我当初选择了2点而不是3点,不然看到上一个人出来,无论笑着还是郁闷着,肯定都会更紧张。回家之后,赶紧给这个公司合伙人写了一封thank you letter, 过了一小时左右,他给我回复说下周一(7月17日)上午10点第二次面试。
    第二次面试的时候,一开始进来的又是一个亚洲人,他先对我的学位表示了兴趣,说天津大学的计算机学位是否有软件硬件之分如何如何,除了他好奇以外,估计是否也是向我暗示他也是中国人?面试进行得也挺顺利,发现这边的技术面试好像还不如在北京的难。后来面试结束了,在等待公司合伙人过来的过程中,他还特地跑进来,用中文跟我说,下一个面试我的是在多伦多的合伙人,不用太担心,如何如何,还说他是天津人。呆了一会儿,公司的合伙人又进来了,他在会议室里打电话给在多伦多的合伙人,然后多伦多的合伙人电话面试我。多伦多的合伙人的角色主要是市场和人力。本来我心里挺放松,觉得最后一关不会太难。结果没想到第一个问题就是捅了篓子,第一个问题是,你对最近的5年有什么规划。我一听就乐了,这个问题在找工作辅导班上练过,老师还夸我的回答好呢。于是我就很高兴的原样说出来:”目前,我想在加拿大继续我的专业,过几年之后,我可能会成为一个项目经理在你们公司,或者我可能会开自己的公司。”没想到,公司合伙人的脸色巨变,他吃惊的大声质问“你想开你自己的公司???”我吓了一跳,心想这下完了。只好尽量解释,但是越解释越不对劲,最后只好放弃。后面的问题答得都还可以。有一个问题问到你的领导对你怎么评价,我说”efficient, hard-work” 并且说我这里有推荐信,就把推荐信推给了那个公司合伙人,他似乎翻了翻。还有一个问题是你的同事怎么评价你,这个问题以前没练过,我就说”friendly, very easy to get on well with”, 后来想到还有一个更好的词没说出来”helpful”. 后来还有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想为我们工作,我晕,就你们一家肯给我面试,我不给你们工作给谁工作啊。但是当然不敢这么说,于是罗列了几个自己都觉得不太成立的理由,不过好像他们也不深究这个问题,估计他们觉得可以理解。面试快结束的时候,公司合伙人说你的薪水期望的范围太大了,但是并没有表示想和我讨论这个问题。但是他告诉我这个职位在两年内都是一个纯技术的职位,看来如果我对于5年计划的回答如果是希望做技术专家,那么他就会比较满意的。 结束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话,”我这周五之前会联系你”,结束得如此之突然,以至于我目瞪口呆,他又说了一遍,并且说如果他没有跟我联系,我可以给他写邮件。我看到他把我的推荐信退还给我,就问他需不需要复印,他居然说不用了,他已经抄下来了。但是我回家之后还是跟我所有的推荐人都联系了一下,说有可能有人会找他们核实我的情况。
    然后,就开始痛苦的等待,在渺茫的希望和无尽的失望中挣扎。继续四处投简历,继续没有消息。直到今天(7月20日),中午一上网,收到了多伦多的合伙人的offer, 真是惊喜万分,很巧的一点,刚好是我登陆温哥华第100天。。。。7月25日上班,就要开始新生活了,再也不用发愁找工作了。
    这家公司的可贵之处:1) 离我住的地方非常之近,走路只需要10-15分钟2) 他跟我联系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用email, 充分照顾了新移民接电话容易紧张的情况3) 是白人的公司,但是又有几个中国人,从人员构成上,简直是最好的结构:)

    最后,感谢我家兔兔全程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在我烦恼的时候给我买好吃的,以及在我郁闷的时候充当我的出气筒 :) 如果不是他一直劝我不要急,机会一定有,我可能都接受了$8/hour的旅馆前台的工作了,或者去找大统华超市的$14/hour的程序维护了。现在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感觉真好!!!

    Friday, December 23, 2005

    我和信必忧不得不说的故事(下)

    高潮:离职谈判

    又过了几天,TZ突然给我打电话,他是那种看上去很诚实很诚恳的人,而且我总有一种他确实是在帮我的感觉。他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说话也很诚恳很激动,说我不知道你跟公司到底怎么了,但是他们现在已经请了律师准备告你呢!因为他是我的部门经理,所以最后需要他签字。他说他立刻把这份报告压下来,说什么我是他们部门的人,他要内部解决。说毕竟员工是弱势群体,可以的情况下,他会尽量照顾员工的利益的,我毕竟是他的下属,就算我有什么错,他也应该帮我承担大部分责任的。
    我是当然就觉得很感动,但是还好没有顺嘴就说其实我什么病都没有,笔记本也没丢。就还照着原来的说法说了一遍,他就说那你抽时间过来一下吧,你不愿意来公司的话,我可以到外面跟你谈一下。我说没关系,于是就约好了一周后,我去公司找他谈。
    一周后,我按照约定,去了信必忧。他找了一间小会议室,我们开始谈。他先问我是什么想法,我说没什么想法,就到此为止吧,自己在信必忧感觉很压抑,如果到此为止对公司对我都好。他说那么可以,但是我愿意付出什么代价来结束和公司的事情呢?我说就到现在这个状态了,笔记本的原价是8K, 而公司欠我的钱超过这个数,我的意思是就算了,我把笔记本丢了是我的错,就用这笔钱赔就好了,超出的部分我也不要了。
    他说这样公司不接受,公司说按照以色列培训的协议,我需要赔3万,当然这个数字可以协商,但是他能够帮我争取的最好结果就是1万。我说我觉得不可以接受,首先这个协议是我出国之后签的,他说这个不管,反正签了就生效。我说那么这个至少是在我转正之前,得知工资有变之前签的,而且我是做了很长时间的贡献之后才走的。他说即使这样,真正打起官司来我也不占优势,因为法院会判公司把欠我的工资给我,而我得赔公司笔记本和3万的培训费。
    然后他还问了一个很可笑,我觉得很不可理解的问题,他问:如果律师函送到我这里,我会不会不接受?而且还好意提醒我说,如果我不接受的话,就是自动打输了。我说我怎么可能不接受呢?我肯定会接受的。公司不跟我打官司,我还想跟它打呢。然后他说他看我这么说,看来还是有勇气接受这么,他还是甚感欣慰的。他说总觉得我们这些年轻人,由于社会经验不丰富,容易感情用事,一时不慎把自己的前途给毁了。
    他还说到时候送律师函的时候,因为没有我的现在地址,所以会找到我身份证上的地址—我上的那所大学去。这样对我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会在我的档案上留下一个污点,甚至以后我出国的时候,做无犯罪公证都做不出来。我虽然不懂法律,但是当时就感觉到可笑了。我就说,我的手机号都没换,你们打电话给我我从来都接,你们怎么会找不到我。你们要是非要送到我学校去,那就是你们故意不想找到我,我也不怕什么留污点,因为这根本不是什么污点,这对于我而言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他又提出,他可以再帮我说说话,比如说我为项目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样的话,赔偿的金额可以再降。但是公司的笔记本属于公司财产,这个很敏感的,我必须赶紧还回来。公司欠我的工资,他算着没有我算得那么多,因为这个和工作态度什么都有关系。说他能给我最优惠的条件就是,我把笔记本还回来,公司欠我的工资也全部算做我赔的出国培训费,这就两清了。我说笔记本反正是丢了,我不确定是否还能找回来。我知道你已经为我争取很多了,但是很遗憾我还是不能接受你的条件,因为还是距离我的预期太远。
    他又说我以后肯定还是打算在北京,在这个行业里面混的,但是以后做到项目经理甚至部门经理的时候,万一因为这件事被别人指指点点,到时候会多么后悔,不就是几千块钱么,或者说不就是个破电脑么,不能让它毁了我的名誉啊。我说我觉得没关系,我不怕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了,我甚至还打算有空的时候把整个事情的经过全部写下来,发给信必忧的同事每人一份呢,我觉得这件事不是我的错,我不觉得这事会丢我的人。
    他又再次提出让步,说作为我的部门经理,这些事情他确实也有责任。如果笔记本真的找不回来了,我就只能赔钱了。笔记本价值8K,他愿意给我出一半的钱,说如果我同意的话,他可以拿出4K来给我,然后我再加上自己的4K来一起赔给公司。他说财务部会给我开8K的收据,以便说明他的4K确实是替我赔给了公司。我说你打算这么做,我真得很感动,但是我确实不能让你替我赔这么多钱,因为这里面确实没有你什么责任。我知道你已经在尽力为我争取了,但是我还是无法接受。
    谈到这里,他看已经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就说要不那就带我上楼去跟XJ谈吧,因为他是法人,他已经请了律师,律师都已经接下这个案子而且说肯定打赢,就等着他签了字就开始打官司了。我说行,然后他就又说我是不是需要给家里人再打个电话商量一下,我说那也行。然后我就把电话打给我在法院的同学,他说TZ纯粹就是在吓唬我,让我别怕。还说这根本跟犯罪记录无关,这种官司法院根本不受理,明显就是劳动纠纷,直接就打到劳动仲裁去了。打电话期间,TZ几次从会议室外面探头进来,看到我越聊越高兴,他大概觉得很郁闷吧。后来跟我同学聊完了,TZ带着我上楼去找XJ。
    本来我是绷着脸,抱定风萧萧兮易水寒。。。那样的决心来跟XJ谈判的。结果XJ进来的第一句话,我就放松了,他说老板说了,3万这个数目很大,当时签的时候就是没打算让员工赔这么多的,如果我们协商出来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这个出国培训的赔偿就可以降低,甚至可以降低到零。
    有了他这句话,我就没有抵触情绪的开始跟他好好谈了。他说咱们就实话实说吧,虽然我算的公司欠我的钱超过笔记本的价值,但是公司肯定不会给我一笔钱让我走,这种事永远都不能发生。我表示理解,他就说所以他在算公司应该给我的工资时,一定不会算出比笔记本价值更高的钱来,我怎么也得赔给公司一点钱意思一下,哪怕是二百块钱,问我可以接受么,我说可以。于是他就开始算,算的结果是,公司应该给我3月份的工资,再加上4个月的补差工资,第5个月的补差就算是我给公司的赔偿了,我同意了。他说他现在就可以把钱给我,但是我必须写一个书面保证并且留下现在的住址,保证我一周内把笔记本拿回来,如果丢了的话,就买一个新的笔记本过来。我心花怒放啊,立刻表示同意:)
    可能是我答应得太痛快了,他说他要去找老板确认一下,让我再等一下。等了一会儿,他又回来了说老板不同意现在给钱,只能是我下次拿笔记本过来时,才能给我,我又同意了。他说他去写一个会谈的备忘录,等下拿过来双方签字。
    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又回来说,TZ作为我的部门经理,认为我对项目的贡献有限,不同意只扣一个月的补差,要求扣3个月的。然后我又同意了,实在是无心恋战了。


    结局:终于结束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周后,我带着并没有丢的笔记本回去了,说是打车时又打到了同一辆车,人家又还给我了,他们也心照不宣的没再问。他们给了我3月份的工资以及2个月的补差工资。
    我以损失了3个月的补差工资的代价结束了信必忧之间的一切关系,终于可以长长的舒一口气了。。。。


    尾声:一个滑稽的插曲

    6月27日,信必忧的财务给我打电话,说她把别人的工资误发到我的卡上了(该卡是我离职后信必忧新办的,我的卡上理论上说没有钱,所以我根本没有去查过),希望我有空时给拿回去,真是很搞笑啊,哈哈哈哈。
    28号去查了一下,果然上面有4700多块钱,好大一笔钱啊,哈哈哈哈。不过我作为一个善良的人,还是把钱给他们转回去了,哈哈哈哈。
    真是好笑阿。。。。。


    尾声2:那个可怜的项目至今还没有结束。。。。

    今天是2005年12月23日,我在信必忧时所在的那个项目,至今还没有结束。。。。


    后记:
    这个故事本来是放在 我的CSDN Blog 上面的。当年靠着这篇故事,我的blog 居然进了CSDN blog 排名的前200, 最有趣的是好几个当事人还上去给我留言,包括面慈心黑的部门经理TZ。后来还有人留言说信必忧的公关实在做的太差,我这篇故事居然在开发者的门户网站上这么久,信必忧也不来安抚我,很多去信必忧面试的人找到了这篇故事,对这个公司马上就有了坏印象。
    后来我的blog神差鬼使的就坏掉了好多年,今天(2020年4月6日)无意中发现又可以访问了,但是所有跟信必优相关的文章都被删掉了。不明觉历啊。。。

    信必忧是我给这个公司起的名字,真正的中文名叫信必优 https://www.symbio.com.cn/
    信了它就必然要忧伤 🤷‍♀️

    我和信必忧不得不说的故事(上)

    我跟信必忧的接触,始于2004年7月初或者6月底,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在信必忧的这一段时间,我感到个人成长迅速—在社会经验方面,因为,我从未想到一个公司能够这样对待一个并没有做错什么的员工!


    序幕:曲折的面试入职过程

    来信必忧之前,跟当时的on-site部门负责微软项目的TQ谈的职位是Microsoft on-site SDET(vendor)。经过了信必忧的简单笔试之后,就开始了微软那边的多轮面试。第一轮是HW的电话面试在某一天的上午,主要考察的是英语交流能力,基本的技术概念。第二轮是当天下午,去希格玛面试,3个微软的人(其中一个是HW)面试我一个,还是考察英语交流能力,基本技术概念,编程题,设计Test Case题。第三轮又是的电话面试,还是考察基本技术概念。然后是一周的沉默,某一天上午TQ终于通知我,微软那边说要我了,让我过来信必忧谈一下条件。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也许从一开始就预示了我在信必忧的经历一定是会一直不顺的了。说定的是第二天去,TQ说的是You can come here any time tomorrow. 结果原来他的意思是no time.我早上9点半打电话到信必忧,有人告诉我说他病了,后来跟他联系上,他说当天下午可以说定到1点半,于是我等到1点,准备过去的时候,接到了他的电话,说他病暂时好不了,于是又约到第二天。第二天去,我跟他谈好了待遇,试用期3个月,工资为转正后的85%,两周后开始上班。而后,我就收到了相关的offer (Email).
    在达成这个意向之后的第二天,很意外的,接到了HW的电话说让我再去面试,我很疑惑的问TQ怎么回事,由于我当时正好感冒了,觉得状态不好,希望能够改一天面试,TQ大包大揽的说没关系,这只是跟组长见个面,不会有问题的。于是我就去面试了,虽然感冒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压力,跟微软那边的组长面试得还是不错的,面试结束的时候,组长就跟我说,你准备一下,下周一二我们尽快给你安排一个美国总部的面试,如果美国总部的面试通过,我就可以过来了。而跟美国总部的那个印度工程师的面试,进行得不够顺利,我感觉主要是口音的问题。该面试是在上次那个组长的陪同下进行的,面试进行了40多分钟后,印度工程师表示问完了,让我出去等一下。过了一会儿,那个组长沮丧的过来跟我说,很遗憾,你没有通过,希望以后有其他的机会再合作。
    这个时候,我还没有从原公司辞职,于是我回来之后,马上问TQ我是否还需要辞职,是否还要去信必忧。TQ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要辞了,你不用担心,我们公司说话是算数的,Offer发了也不是随随便便发的,我们这边还有好多项目需要你呢。于是我正式进入辞职流程,按照指定的日期到达信必忧开始上班。
    上班第一天(2004.7.26),TQ跟我说,由于微软那边印度工程师面试没过,所以我只能先在公司内部等待机会,可能有需要时会参加公司内部的项目,但是请我放心,这些都是不会影响我的收入的。我想,既然我都已经辞职了,也只能这样了,于是就开始在信必忧上班。几天后,跟HR经理按照前面谈好的条件签了合同。


    发展:忽忙忽闲的试用期

    然后我就在信必忧基本上处于Idle状态。一个多月以后,TQ突然兴冲冲过来给我和其他五六个同事一起开会,说是给CA做的本地化项目需要派人去以色列,让我们尽快去办护照,但是也不用太着急。但是我还是立刻就跑去办护照,毕竟是在公司闲着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有点事安排下来肯定是要拿鸡毛当令箭的。
    然后JL开始接管这个项目了,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最初的时候,JL是on-site部门的Division Manager, TQ是他下面的Department Manager。但是好像这时候TQ升任了Division Manager, 我就不知道JL到底变成什么角色了,按照后来的位置,JL是变成了一个Project Manager,哈哈,真逗。
    JL一开始很着急,我是当时一刻不停的去办护照的,结果仍然是护照还没到,JL就开始很着急的催了。后来我们一起开会的其他人由于没有在第一时间开始办护照,就都没有去成。最终我们这边去的3个人,一个是刚刚从IBM on-site 回来的一个同事,另一个是其他部门的一个组的Project Manager, 感觉人员构成巨乱无比,似乎都演变成了谁有护照就谁去。除了我以外,没有一个是当初一起被TQ召集开动员会的,因为他们都没来得及办护照,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TQ跟我们说,办护照的费用,公司肯定会给我们报销的。可后来等这个项目由JL负责之后,我拿这个办护照的收据去找他报销,他却一开始就说估计不能报,等他再去问问,不过最后还是说可以报了,这种事情虽然小,但是总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然后就是签证,机票退了两次,也不知道是哪边的问题,使得时间一推再推。后来终于顺利的去了,虽然不恐怖,可是确实比较辛苦。顺利回来之后,HR经理突然找我,让我签一份出国协议。她的语气很好,说公司派出国出差的都要签的,但是我们走之前她那几天恰好有事,所以没有及时的找我们,然后还说公司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希望我们能多呆一段。我当时觉得虽然有些别扭,但是还是碍于面子,签了。


    转折:转正谈话

    然后,10月底的时候,JL突然叫我去谈话。他说这件事很为难,不过已经拖到了不能再拖的时候,是关于我转正工资的事情。他说我原来的薪水是按照on-site部门定的,但是现在由于转换到了他的部门,所以不能按照原来的标准办了。他说他已经请示过领导好几回了,领导说不能长,只能维持试用期的工资标准。我说那过去TQ答应我的收入不受影响是什么意思,后来TQ的答复是原来的所说的工资不会变是说在他的部门内,现在出了他的部门他也管不了。
    而JL只是劝我要好好工作,等到4个月后他会再帮我争取加工资,但是他不能承诺争取的结果一定会加上。而且他还说了一句很可笑的话,他说他这次帮我跟领导争取了半天,说怎么说转正也要意思意思,至少加个75块钱,把工资补齐到,因为我试用期的工资是**25,而他的领导连这个要求也不能同意。
    于是我跟JL说,如果不给我按照合同开工资,我就只能认为是公司要辞退我。JL看上去要急,说我原定的职位是外派微软的工程师,后来没派过去,说句不好听的这属于我没有竞争上岗,所以给我安排个公司内部的职位就算是照顾我了。我说那你要是给我安排一个清洁工的职位给我500块钱,我是不是也得感激你啊。他又说我说得太极端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后来我坚持说必须按合同办事,否则就是公司辞退了我,JL坚持说是我自己要辞职,后来他居然说“你不要说这么多官话,大不了咱们就上法庭,我们公司本来是对你讲人情的…”。我真的愣住了,这怎么听也不像是一个Division Manager说出来的话啊!后来谈判陷入僵局,JL说他去找人力问一下我辞职的事情到底怎么算,我结束谈话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对信必忧很失望。
    过来大概半小时吧,换成是TZ(好像是JL的上司)找我谈话,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认可你的转正工资是合同上的那个数,立刻安抚了我激动的情绪。而后他又解释了一番关于预算,我和我们组的工资水平线之间的差异之类的事情,最后,他跟我说,现在只能给我按照试用期的工资去开,差额部分(合同上的工资*15%)会累积起来,等到4月底项目结束的时候一起以项目奖金的形式返还给我,关于这件事,他会找人力跟我签一个正式的协议。我觉得他说得还是可以接受的,于是同意了。然后我和JL打了同一辆车去CA那边,在车上,JL居然像是从未与我发生过争执似的说,TZ的这个办法还不错,这样正好项目结束的时候也到了4个月后调整工资的时候了。


    发展2:追讨协议

    然后我就开始了在CA那边的辛苦工作,工作环境的恶劣程度我就不多说了,嗡嗡作响的机房,大家都知道。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必须每天来回花2小时以上在城铁上,当然要花10元/天的地铁票,这一点也是没有补助的。我住在上地东里,那里的房租可是很贵,我就是为了能够上班近才会租那里的房子的。我工作这么多年以来,从未在路上花过这么多的时间,这,我也忍了。可是,TZ所说的协议我始终都没有拿到,等到11月25号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又去问TZ,TZ说这件事他已经跟HR经理说过了,让我直接问她。我在MSN上跟她说的时候,她说“现在特别忙,我写好后再找你,放心吧。”。然后又等到12月2号,我再次催她的时候,她才说当天下午给我写。
    下面是协议初稿:个人隐私内容已经用****代替
    我公司员工**小姐,试用期工资为****元,转正后工资原定为****元,但因其在入职后未进入on-site项目而转入其它项目工作,工作内容和要求有所更改。现经友好商议,公司将其转正工资保持在试用期标准,待其按照公司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目前项目后,将余下差额在项目结束时补齐。特此说明!
    我一看,她给我写的这份协议跟TZ跟我说的基本上不是一回事,于是又给她回信质疑,这次她倒是比较快的给了我答复,
    我的质疑:

    我已经仔细看过您发过来的那份协议,我觉得有几个问题还需要说明一下:
    1. TZ上次跟我谈的时候说过,他认可我的转正后的工资是****,但是由于公司项目预算方面的原因要暂缓发放差额***元。而现在这份协议让我感觉好像公司仍然对我的能力不够认可,对于要给我发多少工资这件事还不确定。
    2. 关于“保质保量”的定义,比较模糊,不易准确度量。
    3. 暂缓发放的那部分工资,应该有个确定的期限发放,而不是模糊的项目完成时。因为项目的按期完成,不是我个人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就可以实现的,不应作为给我发放剩余工资的条件。
    4. 最后一起发放的那些工资,税的问题怎么处理,这个我不太懂。如果都加在最后一个月工资上,是不是我就要多交很多不该交的税。
    5. 也许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我觉得有些意外情况还是需要考虑的。比如说公司在项目结束前,认为我的能力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而辞退我,那么这部分剩余工资该如何发放。

    非常感谢!


    她的回复:
    谢谢你的回信。员工通过正规渠道为自己争取合理利益一直是公司所倡导的,我也深表理解。经与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协商,现就你所提问题作以下答复:
    1、 认可转正工资为****,差额暂缓发放,应该强调这不是对能力的不认可;
    2、 对“保质保量”的界定:以项目的顺利完成为目标,以积极主动参与项目为标准,以成员在项目范围中所承担和完成的工作任务为内容,进行界定;
    3、 差额发放期限在项目结束结算时,以****为工资基准结算。“项目结束”只是时间标准,以项目计划(Project Proposal)中的时间界定为参考,因项目具体原因结束时间可能有短期的调整,调整期最长不超过项目计划一自然月度;
    4、 差额工资的发放以实际参与项目的时间为标准,如遇离职或辞退,以离职或辞退日为结算截至日;

    此外,我们真诚希望员工与公司本着互相信任和协助之态度处理日常事务。

    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
    祝顺利!
    至此,虽然她给我的协议和TZ最初所表达的意思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本着合作的原则,还是接受了下来。
    这一段,值得一提的是我所做的工作,虽然公司的这些莫名其妙的事牵扯了我很多的精力,但是我仍然在努力工作。而且会在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的情况下,自觉地寻找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VC的近200个工程自动编译,拷贝),我是想说明,我不仅没有因为这个工资问题消极怠工,相反地,我甚至还做了些额外的工作。
    在CA那边的现场开发结束后,我们重新回到高立二千这边开始上班。至此,项目的结束日期已经推迟到了6月底,没有人正式通知我这件事,我只是听到了口口相传的消息说是要推迟了,而这个消息慢慢地成为一个共识,成为了一个理所当然。


    转机:一个意外的机会

    这样郁闷的日子一直过到了3月中旬的某一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我现在公司打来的,她们也招人外派微软。本来我对这样的公司已经彻底失望了,以为又是另一个信必忧,但是鉴于当时刚刚跟我的小leader吵过一架,心里很郁闷,于是就跟对方多聊了几句。最后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就是去他们公司试试:)
    去试的结果,就是很顺利的通过了3次考试,终于可以外派到微软了。虽然工资基本上没长—比起我在信必忧应得的,但是我还是决定要马上过去。正在考虑怎么向信必忧提这件事的时候,2件事情促使了我做出了决定。
    第一件是网管突然找我要笔记本,就是去以色列的时候配给我们用一直没有收回的,我分析原因估计是我通过电话跟现在公司讨价还价的时候,被TZ听到了,然后1个多小时之后,网管就过来找我要笔记本了。我当时还真是没打算把笔记本扣下做什么要挟条件,本来是打算给他的,结果他说让我把里面的资料都倒好,过两天他来拿。
    第二件是跟我的小leader又吵了一架,因为他企图让我把我上周请的事假落下的工作全部补回来,要知道我那一周的假可是没有工资的,凭什么让我把工作补回来呢。我还是很负责任的,不肯说自己没跑过的case 全pass, 所以我就只好选择了吵完架的第二天就不去了。
    我给JL写了封信,说我病了要请一周的假,自此我就从信必忧消失了,开始了我在微软的Vendor生活。提心吊胆,小心谨慎,怕被信必忧的人抓到了。
    4月15日,发上月工资的日子,我发现他们果然没有给我发工资。4月18日的时候,我在MSN上问了一下信必忧的法人兼财务总监XJ,为什么没给我发工资。他说会计说收你好多的请假记录,超过了公司规定的限度。所以经跟JL协商,希望你休假结束返回公司后,再行结算工资。我则一直说自己在老家养病。
    有一个小插曲: 4月底的一天,我在微软巧遇HW,当初信必忧送我过来面试时的那个interviewer, 正在犹豫是否与她打招呼的时候,她居然认出了我,热情地问我是否还在信必忧(可见她确实没有认错人),后来她说出了一个让我愤慨不已的情况,“后来我跟你们公司说让你过来,他们说你过不来了!”。至此,我彻底糊涂了,我一直以为对于信必忧来讲,我的唯一的原罪就是微软不要我,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原罪也不存在了,但到底是我哪儿错了,使得信必忧这样一个说起来也算美国背景的福利待遇优厚的公司对我这样痛下狠手!
    4月底的时候,XJ给我打过一个气急败坏的电话,说公司打算告我了,因为我把他们的笔记本给带走不还了,我说我暂时回不去,你们欠我的钱加起来比这个笔记本都值钱呢,你们着什么急啊。他说不会啊,不就是3月份工资么,没有那个笔记本贵,我说还有15%*5的工资呢,让他去问HR。又过了一天,HR经理给我打过一个电话,问我怎么样了,什么时候把笔记本给他们拿回去。还用她那种特有的让人难以拒绝的态度说有什么事情咱们好说好商量,于是我说过了五一给他们拿过去。
    五一期间,定下来方案,就说笔记本丢了,丢到出租车上了,就拿公司欠我的那些工资赔就好了。同时开了一份假的病历,写的是抑郁症,说什么时候病好什么时候再去上班。
    五一过后,正好我妈在这边没什么事情,就由她去替我信必忧跟HR经理说。我妈跟HR说了笔记本丢了的事,当然他们表示不信,然后又说公司欠我的钱没有那么多,然后又说出国培训的事儿,不能不赔钱。总之还是要我尽快去一下再谈谈。

    下篇在这里